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上周出爐的《財政預算案》提到將推動工程監督系統數碼化,提升工務工程項目監管水準和效率。工程業界坦言,早年行內已有人嘗試將工程資料數碼化,惟監督效益跟業界習慣有異而被捨棄。隨著建築信息模擬技術(BIM)應用愈趨廣泛,有科技公司覷準商機,設計監督系統予工程界使用,預料未來一年生意翻倍,行內亦將有更多競爭。但有業界指,監督樓宇建築程序繁複,前線人員未必掌握使用,預計新系統難以在短期內全面引用。

(記者李卓穎 林紫晴)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到,發展局將成立專責小組,推動工程監督系統數碼化,鼓勵工地監督和承建商利用創新科技,提升工務工程項目監管水準和效率。事實上,工程監督系統數碼化的概念並非新鮮事,早年已有行內人將工程資料數碼化,可惜鎩羽而歸。

 

早年試行效益低未受落

 

有不願具名的大型工程項目總監坦言,早於十多年前建築業界曾積極討論數碼監督,如把施工圖片傳送到網上,以便其他專業工種即時觀察前運作,減低失誤,惟熱潮只維持一段短時間,「新技術」很快被業界捨棄,「業主、顧問或承建商試行一個項目後,發現實際效益不如預料,亦帶來不便。」

該項目總監稱,各工程持份者皆有可能出現「甩漏」,如業主遲下決定,顧問或承建商須回溯文件有效期等,若監督工序變為數碼化,三方必須把行政工作處理得一清二楚,不容隨意作出修訂,「即是我們作為高層監督人員,亦覺對自己無益,故業界很少人受落。」惟他相信,隨著BIM技術應用愈趨廣泛,不少文件已實行電子化,為應用數碼化監督帶來更大契機,如今可望行內風氣漸見變化。

 

工程醜聞後查詢多三倍

 

近期多項大型工程先後爆出醜聞,令業界開始增加對工程監督的重視程度。引進建造業數碼化監督平台「Novade」,並提供數據資料、項目管理及運算系統等支援服務的群鉅科技有限公司,其行政總裁張兆閣指,近三個月來自承建商的查詢大增三倍,「很明顯幾次『爆大鑊』後,多了公司關注監督問題。」他認為工程資料由紙本變為3D方式呈現到手機平台,將可便利建築項目進行技術管理。

張兆閣續說,繼政府推廣BIM技術,去年底推出的建造業創科基金亦成為行內人引進數碼化監督系統的誘因,「以前只得大型項目實行電子化,如今有不少查詢來自二三線建築商,他們也想知道如何應用技術,以至怎樣申請該基金作為培訓或添置軟硬件。」為迎接龐大商機,其公司已積極跟軟硬件公司聯手,如三個月後亦將公告與大型硬件公司合作。

用友軟件為建築業提供項目管理工具,該公司資深顧問張珆甄表示,其軟件方便承建商上報工程進度予各類工程人員,同時亦可讓業主於現場拍照記錄施工問題,「業主巡查時,若發現某處螺絲脫落、損壞,可於已上載的工程圖進行記錄,又或通過定位記錄出現問題的施工點坐標,通知相關人士跟進,系統其後亦有警示提醒各方注意問題。」

 

籌備研討會 分享信息化經驗

 

張珆甄認為,其項目管理工具有效節省地盤人員的溝通成本,「以往監督人員可能每日要打幾十通至一百通電話,不斷通知甲、乙方處理問題,如今得以在程序處理,而且一鍵已可通知所有人,各方溝通的透明度可以提高。」她續說,其公司將於六月籌辦建築行業信息化研討會,邀請選用其產品的新加坡建築商分享使用經驗,盼能藉此增加本港業界對新科技的信心。

科企業界看好數碼監督系統的商機,惟現行挑戰不少。建築師學會會長李國興指出,行內利用數碼技術監督工程,目前仍停留在初步應用階段,例如駕駛無人機,到偏遠地點監測施工情況。測量師學會前會長何鉅業亦表示,現時業界只由電郵改以應用程式作即時溝通,相關技術與預測工程程序、施工問題等仍有大段距離。

為減施工上的人為錯誤,政府去年已規定三千萬元以上的工務工程,必須採用BIM技術。何鉅業稱,雖然業界近年已陸續採用BIM技術,卻主要用於優化設計,鮮少用作輔助工程監督,「行內度身定製的軟件也不多,很難普及。」

僅用BIM記錄 未達監督層面

 

香港建造業專業分包商聯會會長伍新華亦留意到,業內使用較先進的工程監督系統不足一成,據他所知,只有數家建築公司投資開發相關系統,並要求前線人員用平板電腦,記錄工地安全及質量情況。工料測量師王先生(化名)認為,行內仍未盡用BIM技術,單靠現有技術及數據管理,難以做到工程監督,「BIM技術可記錄建築設計、施工程序、材料數量等,有助施工時找出設計問題,但發展到監督層面仍須一定時間。」

樓宇建築牽涉範疇廣泛,監督程序亦較繁複,何鉅業不諱言,即使技術上可行,但前線人員未必掌握使用新系統,故難以在短期內全面引用,「以現時的前線人手及其知識水平,須通過培訓,才可能學會操作新系統。」張兆閣盼今年生意增加兩三倍,惟他亦指,行內熟悉BIM的人才已相當有限,更遑論擅長建造業數碼化的人才,為發展帶來限制,「估計我們的服務追不上需求。」

全文刊於《星島日報》http://www.stheadline.com/inews-content.php?cat=a&nid=46609